写离情别绪,作者除侧面烘托之外,还采取了如下一些办法:
以形表情。抽象的感情要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,才能使人感知其情。作者透过人物外形写其内心,一种是实写的方法:
到了长亭之上,莺莺见张生在西风黄叶、寒烟衰草的背景下,“酒席上斜签着坐的,蹙愁眉死临侵地”,泪眼汪汪不敢垂,鹫莺说她“猛然见了把头低,长吁气,推整素罗衣”。这一传神的细节,亮出了莺莺复杂的内心世界。
“猛然见了把头低”,临别之际,她多么想再看看他啊,可是只见他在那里强抑悲愁,更加心如刀割,她又不敢在老夫人和僧人面前表露感情,只得赶忙低下头,在那里“长吁气,推整素罗衣”。佯力整衣,借以掩饰。一个大家闺秀矜持之态活现了出来。
当张生即将跨马登程时,因为老夫人与长老已不在身边,她也就没有了顾忌,“见据鞍上马,阁不住泪眼愁眉”,也就让强烈的感情尽情地流露于形色了。
写其外形,作者还大量运用夸张的手法,显示她的形销体损。送行途中,莺莺说:“听得道一声‘去也”,松了金钏;遥望见十里长亭,减了玉肌。此恨谁知?”才听到一声“去”,手镯也就松了,才望见将分手之处,也就消瘦了,夸张地表现了莺莺听说张生将走,内心是如何的如煎如焚,长亭之上,莺莺想到虽然久后成佳配,可是要苦度一段时间,她说:“意似痴、心如醉,昨宵今日,清减了小腰围。”腰肢变得瘦小了,刻骨相思。不言而喻。
不管是写实还是夸张,都由于抓住了人物外形特征,因而就避免了空洞的讲怎么愁怎么痛,使人缘形而知情。
以景明情。莺莺的深情厚意,还通过对具体景物的观感来显示:
一是借景言情。在送往长亭的路上,莺莺说“晓来谁染霜林醉?总是离人泪”,她“恨相见得迟,怨归去得疾”,就觉得“柳丝长玉骢难系,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”,路边柳丝摆荡,她想缚住张生的马儿不行;疏林成行,她想请它挂住夕阳不西沉,这样可以和张生多待一会儿。
她与张生话别,说分别之后,“到晚来闷把西楼倚,见了些夕阳古道,衰柳长堤”,以所见荒凉落寞的景象,显示内心的忧郁悲伤。
二是以景托情。临分手时,莺莺在“四围山色中,一鞭残照里”,直感到“青山隔送行,疏林不做美,淡烟暮霭相遮蔽。夕阳古道无人语,禾黍秋风听马嘶”,隐隐青山隔断了人影,层层树林遮住了人形,沉沉暮霭淹没了人迹。夕阳古道上听不见情人的温存话语,只听得秋风中禾黍飒飒作响,自己车上的马儿嘶鸣萧萧,这衰瑟悲凉的景象,把莺莺柔肠寸断的心情烘托得催人泪下。
以典述情。莺莺与张生举盏辞别时,她唱,“淋漓襟袖啼红泪,比司马青衫更湿。伯劳东去燕西飞,未登程先问归期。虽然眼底人千里,且尽生前酒一杯。未饮心先醉,眼中流血,心里成灰。”
这儿连用几个典故以表明心情。“红泪”传说古代曾有一个少女被选入宫,辞别父母时,用玉壶接下她的眼泪,玉壶都染皮红色的了。这儿借以说明伤心至极。“比司马青衫更湿”,是融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《琵琶行》中最后两甸;“座中泣下谁最多,江州司马青衫湿”。这儿是说莺莺离别而流的眼泪湿透了衣衫,比当年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时流的眼泪还要多。
“未饮心先醉”系化用宋代诗人柳永《訴衷情》词中的一句,原文是“未饮心先醉”,一经改动,语意更加沉重,由于典故本身都有一定的本事,因而借用后就使表达的内容更为丰富,也更为具体形象,既经济了文字,又增强了表现力。
以喻写情。形象化的比喻,也是表情达意的有效手取。莺骛诉说她内心愁苦,是“泪添九曲黄河溢,恨压三峰华岳低”,并说“遍人间烦恼填胸臆,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”,把属人心理活动的愁和恨,比拟成有形、有量。有重之物,能把华岳的三峰压得低下去,能用大车小车装载,这里同时运用夸张的方法来写,把莺莺的愁极恨绝写得真切感人。
从上述可见,作者对莺莺心理活动的刻面,不是直通通的喊叫,也非空洞洞的叙说,而是驾驭多种艺术手段,以鲜明的形象,像抽象的感情具体化,内在的意思形象化。内在的东西外物化,因而能多使看者动情,闻者动心。
莺莺的这种离愁别绪经过了一个发展过程。在去长亭的路上,她是为即将与情人离别而伤心;到了长亭之上见张生神情沮丧,又为张生耽心;临别之前又怕张生日后变心;她叫张生放心,“休忧文齐福不齐”,而自己又始终不得宽心,怕他“停妻再娶妻。”莺莺一片真心,一片热心,贯之始终。
正因为情绪逐步递进,感情内容也逐步丰富。由本人想到他人,由今日想到今后,由幸事想到不幸,有对离别的哀叹,有对途中的关照,有对今后的嘱咐,把莺莺的内心世界敞露无遗。
莺莺的这种离愁别绪,是整个剧情发展到此的必然表现。莺莺自从与张生在殿堂邂逅相遇,一见钟情,后来经过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,老夫人赖婚等等挫折,终于迫使老夫人答应了婚事。但老夫人不甘心将女儿嫁给一个穷书生,强令张生赴京赶考,以考取状元作为娶莺莺的条件。
因此这时莺莺不忍张生别离,认为“但得一个并头莲,煞强如状元及第”,劝他“你休忧文齐福不齐”,“你却休‘金榜无名暂不归?”,也就带有反抗封建礼教的色彩,有着较强的社会历史意义。莺莺的离愁别绪中闪耀着反封建的思想光辉。
《西厢记》“长亭送别”一折,以精湛的艺术手段和优美的文学语言,表现了莺莺和张生离别时的心情,是我国古典戏曲中的瑰宝,仍值得我们今天品赏玩味,从中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,以及作为文艺创作的借鉴。
好朋友的作文 篇1 我有一个好朋友,名字是郑巧翊,她聪明伶俐,她的笑容十分灿烂,就像是阳光般的笑容,她非常大方,有时会请我吃东西。我是在幼儿园时,就和她成为了好朋友...
我的祖父作文1 我有一位干事情非常认真的外祖父,他干任何事情都力争第一,力争做到最好。他种苹果种的好,曾被评为“明星果农”“苹果状元”,还下着一手好棋,多次成为全乡...
绿色环保作文 篇1 今天,又是我们的升旗仪式。 林老师站在旗台上,对我们说:“今天的主题是“绿色环保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”。同学们,大家都知道吧!现在,水资源和树...
我爱美丽作文1 秋天真好。太阳不再那么灼热,阳光也不再那么刺眼。我不用眯着眼睛看它,真舒服。傍晚的时候,夕阳洒下一片金色,把整个大地都染成了金黄色。我爱这迷人的秋!...
海南游记作文1 海南岛是我国的旅游胜地,今年暑假,我们一家三口,就去了那儿。 夏天的海南岛,到处是一排排的椰子林,椰子树上结满了圆圆的椰果,有大有小,刚走进椰子林...
我和妹妹的作文1 小小的个子,瓜子脸,一双水灵灵的眼睛,忽闪忽闪的,再加上一张樱桃小嘴。你猜猜这是谁?对,这就是我的妹妹——徐舒子奕,今年七岁。他很淘气,所以,我曾...
快乐的一家作文1 我家有四口人。有爸爸、妈妈、哥哥和我,我们共同组成了欢乐的家庭。 我爸爸、妈妈都40岁了,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,一年在家里也“客居”不了几天,是个...
云南游记作文1 今年的暑假,我过得很快乐,活动丰富多彩,收获多多,最有意思也是最高兴的是到云南去旅游。 我和爸爸跟随旅游团游览了“中缅一条街”、“一寨两国”、“畹...
黄果树瀑布作文1 今天,我和爸爸妈妈要一起去观赏黄果树瀑布。 早上,我们一早就起了床,我们吃过早饭后,一起坐着汽车去黄果树瀑布,在我们来黄果树瀑布的路上,两侧的景...
描写人的作文1 今天我上街,看见一个没有双臂的人在卖唱。他的歌声时而是潺潺流水,时而是啁啾的小鸟,时而是歌唱家夜莺,歌声时高时低,把他内心的情绪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了...